Search


Joe:「日本是全民皆富裕以後才出現經濟崩盤,中國ˊ全民不均,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裡,會不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Joe:「日本是全民皆富裕以後才出現經濟崩盤,中國ˊ全民不均,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裡,會不會崩盤還沒出現,但高負債是扭曲的經濟發展結構,長線來看必然出問題,回顧全球過去許多經濟體的歷史,轉折點通常在人口結構進入負債時期開始。」

根據渣打(Standard Chartered)新的估計,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總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(GDP)之比在6月底達到251%,遠高於2008年底的147%,根據彭博的調查,中國2016年整體負債(政府、企業和家庭)占GDP比,將由去年的225%升至236.5%,超越日本,成為全球第一,且可能在2018年或2019年觸頂,到2016年,中國企業負債占GDP比可能快速上升,超過家庭、中央和地方政府負債。

中國如此快速地積聚債務更令人擔憂,因為其它經濟體的經驗顯示,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債務如此迅猛地增加,幾乎總會有金融風暴接踵而至,儘管這個比率的計算方法各有不同(取決於究竟包括哪些類型的信貸),但多名經濟學家對新的數字表示認同,就連計算方法略有不同的經濟學家也表示,大趨勢是明確的。

按新興市場的標準衡量,中國目前的債務水平已經很高,少數幾個債務比率較高的經濟體全是高收入經濟體,換句話說,中國已經在富起來之前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負擔,相比之下,美國在去年底的總債務與GDP之比達到大約260%,而英國的這個比率為277%。按照渣打的計算,日本以415%的比率在這方面領銜世界。中國的負債占GDP比已高於印度、巴西和俄羅斯,中國的負債占GDP比已超越日本金融危機前的水準。

中國政策制定者多年警告,整體增長率不斷放緩,而債務依賴不斷增加,這是不可持續的,已導致資本嚴重配置不當。

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,中國成功地恢復了急轉直下的經濟增長,但代價是北京發現更難讓中國經濟擺脫對信貸的依賴,中國經濟增長率已從2007年的14.2%跌至今年二季度的7.5%,這種愈演愈烈的依賴沒有任何逆轉跡象,債務與GDP之比僅在過去6個月就攀升17%(2013年底的234%),6月,中國新增信貸總計達到1.96萬億元人民幣(合3160億美元),這是3月以來最高的月度數據,同比接近高出一倍,中國政府非但沒有遏制信貸,反而允許其加快,擔心不斷放緩的增長,加上地方房地產市場的下挫,可能帶來一場經濟硬著陸。

經過數個月政府指示下的收縮,中國所謂的影子銀行機構6月發放的信貸也出現反彈,總體信貸增長繼續超出經濟中增加值的增長,這是不可持續的,中國的一個有利條件是,其經濟的主要資金來源在國內。但在越來越多的新信貸被用於償還舊債的大環境下,穩增長的難度大幅上升,其結果可從中國各地的景象看出——從空蕩蕩的公寓樓群,到太陽能電池板、鋼鐵和水泥等眾多行業的大規模產能過剩。

中國的總債務負擔已攀升至超過其經濟規模兩倍半的水平,突顯官方面臨的艱巨挑戰。目前北京方面正試圖在不播下金融危機種子的情況下刺激經濟增長,在今年接連爆發公司債違約和信託產品接受紓困的案例後,中國高層必須控制債務快速增加和規模達人民幣6兆元的影子金融,蘇格蘭皇家銀行表示:「中國必須小心,因為該國正在挑戰自己的極限。中國必須努力緩和這些風險,緩和這些過度負債。」

http://news.sina.com.tw/article/20140722/12942118.html
http://news.ltn.com.tw/news/business/paper/767962


Tags:

About author
分析可以天天做,但是操作可不能天天做 趨勢的變化很多時候是模糊不清的,短暫的上漲隨後可能是激烈的下跌 冷靜的觀察趨勢的變化,等待趨勢形成後再進入市場操作,才是正確的態度 過於急於進入市場,好像手上沒有交易單就會失去賺錢的機會 這就像賭徒手上只要有錢就會迫不及待的把把下注的心理是一樣的 在市場生存,沒有看到有把握的波段趨勢勿下注 90%的時間都是觀望伺機而動,等待好時機再進場 非常簡單但卻要學習很久才能控制的住
經濟、政治、歷史、科技組成的投資訊息天天都在蛻變,這裡是討論各種國際時事、國際商品投資、外幣定存、總體經濟、各國股市投資、原物料與各種ETF投資的討論區
View all posts